新华社哈尔滨3月25日电 题:冬天里的一把“火”
——2023-2024冰雪季大众冰雪运动盘点
新华社记者王君宝
2023-2024冰雪运动季,从“尔滨”热到“十四冬”,我国大众冰雪运动蓬勃发展,冰雪运动“南展西扩东进”不断推进,北京冬奥会遗产持续带动全国各地的冰雪运动热情,为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燃起了一把“冰雪之火”。
体旅融合加速发展
作为冰雪旅游的“顶流”城市,哈尔滨在刚刚过去的冬季火了一把。
与往年不同,第二十五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里,出现了许多新的元素。随着亚冬会的临近,本届冰雪大世界以“龙腾冰雪 逐梦亚冬”为主题,园区内建有滑雪、滑冰、冰壶、冰球等多个冰雪运动项目的雪雕。
“这些雕刻很有意思。我在担心明年的比赛门票会不会不好买。”1月初,广东游客孙淼和朋友模仿滑雪运动员的动作拍照后,开始用手机搜索亚冬会的相关信息。不远处冰雪大世界的滑冰场内,许多南方游客穿上冰鞋,体验冰雪运动的快乐。
2023年12月31日,以“绚彩冰灯·逐梦亚冬”为主题的第五十届哈尔滨冰灯艺术游园会开园迎客。图为游客在哈尔滨冰灯艺术游园会园区内游玩。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
在滑雪胜地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,许多游客去年立冬后第二天就来到这里,享受滑雪的乐趣。“南方的游客非常多。”亚布力阳光度假村总经理和慧杰说,为满足不断增长的游客需求,他们增加了餐饮机构,并举办多场比赛以吸引客流。
数据显示,刚刚过去的雪季,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游客接待量首破100万;2月10日至17日,哈尔滨市累计接待游客1009.3万人次,实现旅游总收入164.2亿元,均创历史新高。
3月8日,在亚布力春雪节开幕式上,表演者进行“雪上芭蕾舞”滑雪表演。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
黑龙江省冰雪产业研究院院长张贵海表示,北京冬奥会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普及了冰雪文化,“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”推动了体旅融合,加快了冰雪旅游的发展进程。
“十四冬”点燃冬运热情
如一团火焰从雪道上飞驰而下,身穿红色滑雪服的赵博生在滑雪场上格外显眼。这位来自内蒙古呼伦贝尔牙克石的滑雪爱好者,今年除夕又选择在滑雪场度过。
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在内蒙古举办,搅热了当地的冬季,群众冰雪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。
在呼和浩特市,春节的东河冰场成了当地居民必去的“打卡地”。今年1月,“十四冬”群众项目比赛就在这里举行。赛后冰场向群众免费开放,成为人们玩冰嬉雪的乐园。
小朋友在呼和浩特市东河冰场参与冰雪亲子趣味运动会(2024年2月1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李志鹏 摄
呼和浩特市民王宏伟说,今年孩子们都嚷嚷着要滑冰滑雪,一玩一整天,家里从“一桌麻将”变成了“一家雪将”,每个人都玩得高兴。
在呼伦贝尔,大街小巷冰雪运动氛围同样浓厚。吉祥物“安达”“赛努”连同龙年装饰扮靓城市的大街小巷,冰雪嘉年华、社区冰雪运动会、全民上冰雪等大众冰雪活动不断上演,营造出“天天能体验、周周有比赛”的氛围。
内蒙古自治区体育局副局长张志说,“十四冬”红利飞入千家万户,为推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注入强劲动力。
冬奥效应不断显现
在北京冬奥会后的第二个雪季,北京各区结合特色文旅资源,推出形式多样、内容丰富的大众冰雪活动,续写“双奥之城”的精彩新篇。
延庆作为北京冬奥会三大赛区之一,推行延庆奥林匹克园区游客免门票入园等优惠举措,野鸭湖公园“冰上乐园”等地成为冬季旅游热门目的地。龙年春节假期,延庆区累计接待游客约132万人次。在密云,冰雪嘉年华等赛事活动吸引众多国内外“雪友”参加。北京密云南山滑雪场总经理胡卫介绍,南山滑雪场这个雪季接待游客总量超过49万人次,同比增长约15%。
2023年2月2日,游客在北京延庆区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滑雪。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
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是2022年冬奥会雪上项目举办地之一。去年12月,因周末往返北京和崇礼的高铁一票难求,铁路部门为此专门增开了滑雪游列车班次。据当地统计,这个雪季崇礼接待游客数量超过250万人次。
如今,随着越来越多冬季运动场馆实现四季运营,各地冰雪场地逐步突破“一季养三季”的传统模式,进一步巩固和扩大“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”的成果。
在上海、广州、成都等地,越来越多的冰雪运动场馆被提供给喜爱运动的群众。周末的上海三林体育中心飞扬冰上运动中心冰场人声鼎沸,人们尽情享受冰雪运动的乐趣,上海的多座室内模拟滑雪场中亦是类似情景;广州、江苏等地的不少大型商场内,冰场客流量持续爆满……
游客在重庆市南川区金佛山北坡滑雪场滑雪。新华社发(瞿明斌摄)
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于海燕表示,京津冀地区以北京冬奥会为契机,加快协同发展,在冰雪场所利用、冰雪爱好者组织等方面深度融合,全民参与冰雪运动氛围浓厚。南方地区借助经济发达、科技进步的优势,因地制宜、各有侧重地开展群众冰雪运动,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冰雪运动需求。
“北京冬奥会对全国做了一次冰雪运动的启蒙与普及,冬奥遗产将长期助力国内冰雪运动的发展。”北京体育大学教授白宇飞说。(参与采写:王春燕、魏婧宇、李春宇、杨帆)